收藏 厦门零售卖场遍地开花 或引价格战
- 发布时间:03-19 08:47
  昨日,英国访厦商务代表团透露:国际零售巨头乐购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入驻厦门,明年上半年或者明年年中,将开设第二家店。金融危机下,厦门的卖场却越开越多。厦门的空间只有这么大,人口也有限,此前已有各知名卖场如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新华都等抢滩在前。还有林林总总的社区店、便利店,零售业可谓“遍地开花”。而目前经济形势不好,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吗?有人预测,从3月开始,岛内零售业将打响金融危机下的价格战。
  卖场:说不上谁攻下谁
  家乐福林经理说:如今经济形势不好,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哪家卖场价格低服务好,消费者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家乐福已开业三年,拥有自己的顾客群,并会根据顾客的需要,不断改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以低价、优质服务形象维护现有的顾客群,争取尽量多的客流量。
  林经理称,目前,还谈不上是外资连锁企业垄断厦门零售业,只能说各有各的市场份额,各有各的发展规划。现在还说不上谁要攻下谁,也不存在恶性竞争,而是良性发展。因为厦门市场不大,如果恶性竞争,对任何一家都不利。而且,目前大环境不好,只有相安无事,良性发展,给消费者以最大实惠,才能共同度过“寒冬”。
  专家:卖场布局不合理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曹老师认为,厦门大卖场不是多了,而是布局不尽合理。根据经典的零售学理论,一个大卖场的选址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测算:首先,要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小区详尽的人口规模和特征,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指标。其次,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竞争情况。比如是否毗邻城市主干道,交通是否通达,项目周边是否人口多,核心商圈内是否有激烈竞争对手等。
  据分析,20万人口可以养活一个大卖场,按照这个标准,常住人口300万左右的厦门,合理的大卖场数量应该在15家。就目前而言,数量还不算多,但因为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岛内,布局就不尽合理了。比较合理的布局应该是两家大卖场的相隔距离在3公里以外,但厦门一些大卖场的距离却相隔很近。
  以莲坂国贸附近为例,短短不到1000米的距离,就汇聚了好又多富山店,沃尔玛世贸店,家乐福明发店三家卖场。在当前交通状况下,3公里根本就不算距离。如此密集,激烈竞争就不可避免,甚至演变为恶性竞争。恶性竞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大家纷纷降价,大打促销战,这就给消费者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可是从长远来看,大浪淘沙必有商家会关门大吉,这就给好不容易形成的商圈带来致命伤害,毕竟商战过后,受伤的不仅仅是个别商家,还有周边商户。
  此外,厦门市场尽管有周边市场作为支撑,但毕竟市场有限,大卖场的增多将分流一批消费者,将来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大卖场周边的中小零售企业。市民越来越习惯在大卖场里消费,中小商家很难和它们竞争。失去机会的中小商家可能被迫关门。这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而大卖场不能吸纳如此多的就业人群,何况工资不高,它们新吸纳的员工也多以城市新移民为主。
  精明消费者:买促销品就能满足需要
  市民何先生说,卖场多了,价格战、促销战也会多起来。原本一个卖场只拿出3种产品打促销,现在就要拿出10种产品了;以前是一个季度促销一次,现在则变成一个月,甚至是每天都搞促销。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它肯定会支持卖场,因为货物的流通速度变快了。厂家会尽量让利给商家,商家则让利给消费者,因此消费者是最终的受益者。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精明的家庭主妇,只需认真研究各卖场的促销方案,只需买促销产品,就能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可以以相当低廉的价格获得极为超值的商品。
  也有人担心,消费者的心理是越便宜越想买。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只要卖场一促销,不管是否需要,消费者都忙着采购,最终,有些人就把家变成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