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金可试行双边经济特区 打造共同生活圈
- 发布时间:03-23 08:59
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的背景下,厦门、金门两地面临何种新的机遇挑战,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定位?对此,厦大台研院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永红表示,基本上,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也在今年有望得到新的突破。厦金两地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意味着两地在两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变化,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发展定位和思路。
角色和地位转换是大利好
首先,新形势下两岸正迈向和平发展的轨道,厦金两地的地位和作用会发生变化。以前,厦金两地是两岸对峙斗争的前沿,制约了两地的发展。比如,金门一直没有开放、开发;厦门幸好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建设特区,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在新形势下,两地有望发展成为两岸和平发展、交流合作与融合的前沿。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换,对两地是个很大的利好。
其次,新形势下“三通”直航得以实现,先前对“小三通”的政策限制也得以解除,台湾海峡将从两岸往来的天堑变成两岸往来的通道,成为连结海峡两岸与国际航运的黄金水道。这不仅意味着“小三通”管道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发挥,而且意味着长期以来抑制厦金两地优势与作用发挥的“三通”不通因素得以解除。这对厦金两地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最后,新形势下闽厦金台相互投资、旅游、生活更加便利,闽厦金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都在加强。这样“厦金共同生活圈”、“闽台共同生活圈”也有望实现。目前厦金生活圈主要是单向的,金门民众过来厦门,未来厦门民众可以去金门,形成双向的共同生活圈。
为两岸相互适应先行先试
新形势下,一方面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有望成为两岸关系的趋势与主题,特别是两岸经济体有制度性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但与此同时,两岸政治关系上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两岸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差异依然存在,两岸之间的猜忌与误解多而互信与共识少。这些必将对两岸整体层面的制度性交流、合作与一体化的步伐形成相当程度的制约,并构成两岸和平发展的重大挑战,并可能在新形势下更加突显。
因此,两岸需要有一个彼此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利用有效的措施,逐步化解两岸交流、合作与一体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摩擦与矛盾,增强两岸的互信与共识,从而促进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制度性交流、合作与一体化发展,推进两岸社会全面融合。一个可行途径与方式就是在有条件的两岸次区域层面先行先试制度性合作与一体化。
显然,这一方面继续需要厦金两地充分利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关系与优势,做好先行先试的工作,探索经验,累积互信;另一方面也为厦金两地进一步发挥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宜结成跨关境的双边特区
正如我去年阐述过的,“三通”所带来的“增长效应”一定会大于“替代效应”。关键是,在此新形势下,厦金两地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首先,应立足于自身发展优势与条件,特别是区位优势与岛屿经济条件以及在两岸间的独有的地域优势,分别结合大陆、台湾各自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和发展两岸关系的需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应分别寻求两岸当局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安全)层面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支持,以经济特区、文化(社会)特区、政治(安全)特区模式,在分别服务于两岸各自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和发展两岸关系的需要的过程中,求得自身发展。
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为实现分工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效益,两个单边的特区宜结成跨关境的双边特区,即厦金特区。实践中,可以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态势需要与现实的可能性,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由文化(社会)、经济层面开始,逐步向政治(安全)层面发展,逐步实现厦金经济一体化、文化(社会)一体化、政治(安全)一体化,不断充实、完善、提高厦金特区的内涵,为两岸将来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制度性合作与一体化探索经验,累积互信,并构筑必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基础与动力。
给予两地民众“对方待遇”
在构建厦金经济特区的同时,还可逐步构建厦金文化(社会)特区。可寻求两岸当局赋予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建立厦金两地往来便利通道,方便两地居民往来,创造两地居民吃、住、行的便利条件,拓展两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打造厦金共同生活圈。
首先,在硬件方面寻求两岸当局支持建立厦金两地往来便利通道与交通圈。在完善现有海上“小三通”通道基础上,积极推进厦金大桥的建设,以更加便利于两地民众往来,并克服台风等气候因素对两地民众往来的不利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配合厦金经济特区、厦金文化(社会)特区的建构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两地货物、人员往来便捷性,并有效提升厦金两地的生活环境、投资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既应建设构想中的金嶝大桥,也应建设连结厦门本岛、小金门、大金门的厦金大桥,形成厦金两地往来的交通圈。
其次,在软件方面寻求两岸当局进一步简化厦金两地往来的手续审批,实行落地签注或多次签注,实行两地民众往来自由行,并逐步赋予两地民众以“市民(县民)待遇”,准许厦金两地民众,只要持两岸当局认可的有效证件,就可以在厦金共同生活圈内自由安排生活,例如探亲访友、休闲旅游、置业购物、求学就业、生活居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