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苏宁总裁飞抵厦门督战 严冬更要多吃“食物”
- 发布时间:05-03 21:54
【人物名片】孙为民,苏宁电器集团总裁。1988年,他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此后到权威的空调媒体做顾问。在南京,孙为民的学识和见解引起了苏宁电器创始人张近东的注意。1998年,孙为民接受张近东邀请,正式加盟苏宁电器,成为苏宁家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开启了自己在商海的10年征程。
从大学老师转身为家电连锁巨无霸的经营者,从研究心理学到引领家电连锁大格局——孙为民,这位“学院派”管理风格的总裁带着淡定的笑容出现在媒体面前,在看似轻松的谈论间逐一揭开苏宁的发展“秘籍”。
  “严冬”中,要吃更多“食物”
  孙为民说,自己飞抵厦门,是为了“督战”。
    “我来厦门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代表集团祝贺厦门五店连开,门店数达到20家,成为厦门店数最多、单店质量最高的家电连锁领军企业。第二个,我为厦门、泉州地区带来超过亿元的特别资源支持,包括4000万元彩电和冰洗促销资源、4000万元空调促销资源、3000万元通讯数码电脑资源等。厦门苏宁‘五一’期间将拿下电器市场六成份额,刷新往年‘五一’及开业销售记录。
  苏宁电器缘何不惧“严冬”?孙为民说,苏宁看好海西市场的巨大潜力。闽南地区的家电市场份额巨大,据统计,第一季度连锁渠道消费额达到10个亿。而苏宁在厦门地区的布局仍不充分,厦门苏宁一直谋划着完善海峡西岸家电市场的战略布局,要“吃”下更多市场份额。目前,苏宁正在加快连锁发展的步伐,强势扩张时期已经到来。
  这将大大提升苏宁在海西地区占有量。据透露,苏宁的目标是夺取60%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前,苏宁一直坚持自主开店原则,特别是厦门在各级市场还有很多空白点,覆盖密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孙为民说,今年的市场环境虽然对销售有一定冲击,但投资成本和竞争成本也同时降低。对苏宁来说,这是大规模开店完善连锁平台的最佳时机。
  “五一”期间将在厦门开业的两家店,一家是苏宁财富港湾旗舰店,地处SM—吕厝—莲坂家电核心商圈,占地约1万平方米,定位是“苏宁海西第一店”。另一家店将进驻杏林,填补苏宁在杏林商圈的空白,也标志着苏宁进一步完善了在厦门区域的战略布局。
  自建店,完全以顾客为导向
  苏宁今年初在无锡投建“苏宁广场”,被认为开启苏宁电器“自建店”的崭新模式。孙为民透露,苏宁也将在厦门建类似“苏宁广场”的自建店。
  苏宁电器在19年的创业过程中,历经了空调专营店、综合电器店、3C旗舰店和3C+旗舰店四代店面经营模式。前三代主要着眼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扩充,第四代3C+旗舰店模式则将调整升级的重心集中到消费者体验上来。苏宁探索建立的一整套3C+旗舰店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全国的旗舰店中。在大幅度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也使苏宁的单店效益一直名列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第一。
    孙为民介绍说,苏宁正在打造第五代自建店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完全以顾客为导向,并且在经营标准以外加入了更加适合家电连锁经营的建筑设计标准。它对门店的停车条件、交通组织、单层面积、层高、荷载、通风、扶梯设置、货运等建筑硬件条件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在商品规划、产品展示、色彩搭配、店面服务等消费细节等方面也都设立了统一的经营标准。
  租房开店成本低,是“借鸡生蛋”,而自建店却是“养鸡下蛋”,成本大,周期长。
孙为民说,舍得投入“养鸡”,是因为自建店也代表企业的安全战略。要做“百年老店”,总不能连自己的店都没有。“我们希望在全国,有5%至8%的店是自有的,可以通过买或建的方式实现。”按计划,苏宁将在全国60个城市建“苏宁广场”等自建店。
全扩张,借“家电下乡”培育加盟商
孙为民介绍说,“五一”期间,苏宁电器将在全国开店50家,其中包括24家新开门店和26家重张门店。至此,苏宁全国门店数量突破850家,到年底将达1000家。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大企业应该承担大责任,在加大投资、坚持发展、扩大就业、提振信心、扶持中小企业生存等方面承担起更多的使命,而逆势大规模开店无疑是张近东此番观点的有力注脚。
据业内连锁专家评测,家电连锁新开一家门店除了需要一定投资外,在管理、销售以及后台配套服务人员平均需求在200人左右,苏宁的“五一”全国开店计划直接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超过5000个,全年200店的连锁规划也是苏宁去年年底宣布今年招聘3.6万人的主要依据。
“全国有3000多个县级市场,苏宁只进入10%,还有很大的空间。”孙为民说,即使已经进入的市场,也还有很多项目开拓得不够。即使是占有极大份额的空调,也还有类似工程消费这样的空间没有拓展。
目前,苏宁正通过“家电下乡”选择加盟商,企图实现渠道下沉。在“家电下乡”中,苏宁选择了一些门店合作,给它们挂上“苏宁电器家电下乡特约销售点”的招牌,向它们提供产品,这些门店可以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共享苏宁的库存,通过一两年的合作,或许可以培养出一批三四级市场的加盟商。
大谋略,让西方家电巨头也比不了
孙为民说,从表面上看,苏宁和竞争对手之间的经营方式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价值观。例如,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竞争对手可能单个人才的能力强,而苏宁强调团队素质。集团员工70%以上是大学生,平均年龄27岁。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没有经过两年以上的培养,很难独挡一面,但苏宁舍得花功夫,耐心等待。
这显然与苏宁的学院情结有一定关系。198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孙为民来到南京理工大学任教,此后到权威的空调媒体做顾问。在南京,孙为民的学识和见解引起了苏宁电器创始人张近东的注意。张近东出身师范,其在招揽人才时隐约可见的“学院情结”,让他对孙为民投注了更多的目光。
孙为民还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末,连锁企业在不断膨胀中意识到后台系统的重要,苏宁开始了信息化建设。
至今,信息技术手段为苏宁带来的效益已经难以量化。
“例如,由于我们原来要在几十个城市下订单,三星一家公司就需要30多个人专门负责为苏宁供货,但在我们整合支付销售体系后,三星公司只要派1个人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孙为民说,建立了这种“专业化托管”的模式后,采购、资金结算、费用报销等,都由总部负责,各区门店只需顾及市场。
“可以这么说,现在中国的家电零售模式,已经是世界最先进的了。因为我们是后来者,引进的都是最先进、最现代的管理模式。这点西方的家电巨头也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