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240平方公里新城将在厦门岛外崛起
- 发布时间:02-26 08:41
  厦门发展,导报有责。即日起,本报开辟 “聚焦岛内外一体化”新闻专栏,持续关注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动态、进展,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与广大读者共同体会这新一轮征程中的汗水和成就。同时,导报将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为岛内外一体化进程鼓与呼,表扬先进,鞭挞落后,助推岛内外一体化美好蓝图早日实现。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昨天上午,杏林湾营运中心在建工地一片沸腾景象,集美新城建设吹响了号角,厦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上午11时,厦门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动员大会暨集美新城奠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主持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作了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动员报告。
  于伟国说,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提升岛内,保持风貌、保持特色,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设密度,提升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就是要拓展岛外,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地规划建设集美、翔安、同安、海沧四大新城区组团,通过持续奋斗,逐步建成岛外240平方公里的一流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新城,使厦门市建成区扩大到330平方公里,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颗璀璨明珠。
    据了解,未来建设的岛外四大新城,以及筹建中的翔安国际机场,均成立了建设指挥部,由市政府三位副市长挂帅担任总指挥。
  作为岛外新城建设的“第一炮”,集美新城昨天正式奠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原省政协副主席邹尔均,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世,31集团军副政委朱永和少将,市领导陈炳发、黄杰成、丁国炎等共同为集美新城奠基培土。
    集美新城部分项目也正式开工,这批项目包括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项目,核心区市政道路、体育公园、水上运动中心、集美中学附属学校二期等公建配套项目,营运中心二期、住宅·园博一号、住宅·莲花新城等商业住宅项目。
解读
松开“拳头”,亮出“手掌”
于伟国详解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跳出厦门岛,建设大厦门”,这句话已经提了许多年,是几代厦门人的梦想。昨天,随着集美新城打响“头炮”,这个美好的愿望终于要成真了。
  “岛内外一体化”,并非一个空泛的口号。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描绘了一幅科学发展的美好蓝图。
  昨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展的缘起和具体思路。从岛内到岛外是厦门发展的必然
  于伟国说,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特别是新中国60年来的建设和经济特区30年来的发展,厦门岛内建设已臻成熟,发展空间已趋饱和,而岛外广大区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岛内外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厦门迫切需要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形成岛内外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过去,厦门还没有力量全面改变岛内外二元结构,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们积累了物质、经济、人才和开发建设经验的优势和力量,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岛内外一体化的科学发展之路。”于伟国说,“从厦门全市人民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出发,我们也必须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此外,厦门要进入新一轮发展,尤其是要进一步增强经济特区的综合竞争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平台和空间,同时也为全市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舞台,所以,厦门的发展必然要由城到乡、由岛内到岛外,全面开发建设和统筹协调发展。厦门的“拳头”要伸展开来
    “岛内外一体化”的概念比较宏观,于伟国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厦门城市的“拳头”过去一直是厦门岛,现在,这个拳头要伸展开来,成为一个“手掌”,“掌心”是海湾,沿着这个“掌心”,厦门岛是“大拇指”,随后有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手指头”,形成一个完整的“手掌”,就是由五个城区组团形成的新型的现代化、国际性的滨海新城。厦门伸开“手掌”,就能改变长期以来“小岛型城市”的格局和状态,这是几代厦门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厦门市历届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
    经过岛外新城的建设,厦门将由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城区,拓展为33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由一个海岛型城市,跨越出来形成一个海湾型城市,无疑是厦门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进程。
    岛外四个新城组团与岛内组团既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把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新城建设一片、繁荣一片、兴旺一片。
  于伟国说,岛外四个新城同时起步,实际上是四个核心区先起步,不是240平方公里全部启动建设。同时起步主要是考虑到岛外四个区统筹协调发展,不要再像当年岛内外一样两轮发展、二元结构,厦门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在岛外开发总体上要形成一元结构、通盘考虑,形成统一的开发进程。调控岛外房价让百姓买得起
    岛外新城的房价,是许多有意购房的市民最关注的话题。对此,于伟国表示,新城建设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全体市民,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岛外新城的房价。
    谈及具体调控措施,于伟国介绍,首先政府在出让岛外土地上,就把楼面价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进入新区建设的住宅开发业主单位,也要经过选择,要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顾赚钱,只顾企业效益,忘了社会效益;此外,还要保证住宅规划建设有充足的数量和投放量,这也有助于控制岛外房价。今后,在岛外建设过程中,还会再出台一些更具体有效的办法,来保持岛外房价合理、在市民可承受的水平上。
  于伟国表示,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任务相当光荣,也相当艰巨,市委、市政府一定会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这件大事持续不断地做好。今后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一代又一代市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这样,一个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新城才能真正屹立在祖国东南沿海,才能真正造福子孙后代。
特写
杏林湾将建成“厦门西湖”
  在园博苑环湾美景的映衬下,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正拔地而起,周边是现代化的大学城和高档居住区,这里就是建设开发中的集美新城。
    把杏林湾建成厦门的西湖,是陈嘉庚先生一直以来的心愿。而今,随着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号角的吹响,不久,风光旖旎的杏林湾不仅有诱人的风景,同时还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集美新城。到时市民不用走出厦门,就能欣赏到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的水天一色的风光。
  杏林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志坚,来此已三个年头。他告诉记者,集美新城,将按照“四高”的要求进行建设。仅以市政配套而言,面积6平方公里的集美新城核心区,就将斥资5亿多元,建设三纵三横主干网及共同管沟,水、电、通信等管网都将纳入共同管沟,建成后再也不会出现道路被挖破、空中蜘蛛网成片的现象,这不仅全省领先,全国也很少见。
  据介绍,这几年,随着集美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杏林湾片区开发建设已投入资金132亿元,主要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成形,为集美新城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集美新城核心区建设的目标已经确定,即今年拉开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框架,两年形成规模,三年核心区轮廓成形,五年基本建成。
  集美区区长倪超说,集美区将抓住黄金机遇,当好建设主角。当前,集美区正全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构筑“一心四片”蝶形发展的集美新城格局。到2020年,集美区城市化水平要达到85%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人。
8大开工项目
  科技园:紧邻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总投资3亿元左右,将建成国内“高水平、应用性、服务化、开放式”的科技园。
  体育公园:位于园博苑体育岛,用地面积16公顷,建筑面积9313平方米,拥有篮球场、网球场、水上项目等体育运动设施。
  厦门市水上运动中心:位于杏林湾滨水东岸南侧,用地面积1.24公顷,总投资2938万元,是厦门市重点培养水上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场所。
    集美中学附属学校:位于杏林湾东侧,集美滨水小区内,建设初中24班、小学48班,用地面积7.34公顷,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总投资7601万元,将建成岛外第一所九年一贯制优质学校。
  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二期):位于园博苑北岸西亭中心区内,以吸引中高档或大中型企业设立营运中心为主。用地面积3.09公顷,建筑面积265845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
  住宅·园博一号:位于园博苑区域,用地面积4.2公顷,总建筑面积133000平方米,拟建成国际高端物业型居住区。住宅·莲花新城:位于杏林湾文化教育区内,占地面积18公顷,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将建成高端海湾人文生态新城。
  西亭中心区纵三路:集美新城西亭中心区主干道,长1876米,宽30米,总投资61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