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多个新盘近期上市 年中观望情绪可望打破
- 发布时间:05-19 09:54
  15日,厦版“11条”实施细则的正式出台,各种对调控的猜测和担忧终于尘埃落定。看似“温和”的《意见》,对“限制异地购房”、“三套房停贷”等杀伤力较大的措施并未做出明确规定,也给实际操作预留了一定空间,让市场各方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br />
  记者了解到,近期岛内外多个新盘都已拟定上市时间表,包括泉舜·泉水湾二期、华森·公园首府、建发·中央美地、禹洲·城上城、住宅·水晶国际、万科·金色悦城等住宅项目。<br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年中新盘扎堆上市一定程度上表明开发商的市场信心正在回升,但购房者是否会买账则仍要取决于整体楼市环境以及项目自身情况,一个差异化的楼市时代即将到来。<br />
信心回升,年中新盘或扎堆上市
  去年下半年以来,厦门楼市就陷入了新增供应短缺的状态,而供不应求也成为了房价快速弹升的重要助推器。在“国11条”出台后,不少业内人士曾担心厦门楼市又将陷入“调控愈严厉,供应愈紧张,房价报复性反弹空间愈大”的怪圈。<br />   此担心不无道理。在楼市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的确有不少开发商都谨慎地调整了推盘节奏,一些新盘更是迫于成本和预期售价压力不得不延迟推出。但是,一些较有实力和品牌的开发商仍在按照原定项目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br />   据了解,4月至今,厦门全市仍有7个住宅项目取得预售证,总共批售住宅2104套。而近期又有一些新盘的拟定上市时间表。其中,市场较为瞩目的泉舜·泉水湾二期已于15日公开,且推售情况良好;而建发·中央美地、禹洲·城上城、住宅·水晶国际、万科·金色悦城、华森·公园首府等新盘也初定在6月份左右公开或开盘。<br />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政细则出台之前,受不明朗的政策影响,购房者陷入观望,想买但不敢下手。在细则明确后,购房者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即观望的仍将观望,该出手的还是会出手。<br />   在采访中,一位正打算近期买房以备年底结婚的张先生明确表示,只要房子的性价比合适就会买。“毕竟我是买来自己住的,新政影响的主要是投资客。再说了,岛内房价再怎么降也回不到五六千的时代吧?”他显得格外“看得开”。<br /> 疏导需求,差异化竞争主导后市
  尽管新政细则力度相对温和,执行也将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业界普遍认为,楼市调控已形成大气候,后市看低的预期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加上未来推售项目的高成本压力,整体成交量的萎缩和买方的观望都将持续一段时间。<br />   不过,由于在售库存有限、新增供应趋紧,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时仍难以彻底反转。而且,经历了去年的楼市火爆后,厦门大部分开发商都显得 “存粮充足”,短期内资金压力并不大,没有降价甩卖的动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厦门房价很可能就会出现“下跌很难,上涨更难”的微妙平衡。<br />   随着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实施,所对应的购房需求群体也将日益细分,特别是在投资需求受抑制的情况下,刚性人群的自住需求有望成为楼市消费主力。“投机泡沫的挤出有助于房价降温,并促进楼市格局重新洗牌,产品形态也将更加多元,为刚性需求的入市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某国企开发商负责人表示。<br />   “调控带来的买方观望是不可避免的,但观望并不意味着老百姓不买房。购房需求总是会存在,而且是持续增长的。被压抑的购房需求一旦爆发,房价的报复性上涨空间就越大。因此,政府和开发商的责任不是去抑制需求,而是通过多层次的供应结构和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去疏导需求。”这位负责人指出。<br />   据了解,目前厦门待推售项目都主打市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禹洲·城上城以绝版的高面积附赠率引领性价比,而且配置了大量岛内稀缺的80—120平方米户型;住宅·水晶国际则主打 “岛内中小户带户口”,加上“挑高5.4米”的户型优势在市场上未演先红;而万科·金色悦城则在厦门首推 “青年定制社区”,以精装中小户主攻首购族。<br />
  去年下半年以来,厦门楼市就陷入了新增供应短缺的状态,而供不应求也成为了房价快速弹升的重要助推器。在“国11条”出台后,不少业内人士曾担心厦门楼市又将陷入“调控愈严厉,供应愈紧张,房价报复性反弹空间愈大”的怪圈。<br />   此担心不无道理。在楼市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的确有不少开发商都谨慎地调整了推盘节奏,一些新盘更是迫于成本和预期售价压力不得不延迟推出。但是,一些较有实力和品牌的开发商仍在按照原定项目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br />   据了解,4月至今,厦门全市仍有7个住宅项目取得预售证,总共批售住宅2104套。而近期又有一些新盘的拟定上市时间表。其中,市场较为瞩目的泉舜·泉水湾二期已于15日公开,且推售情况良好;而建发·中央美地、禹洲·城上城、住宅·水晶国际、万科·金色悦城、华森·公园首府等新盘也初定在6月份左右公开或开盘。<br />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政细则出台之前,受不明朗的政策影响,购房者陷入观望,想买但不敢下手。在细则明确后,购房者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即观望的仍将观望,该出手的还是会出手。<br />   在采访中,一位正打算近期买房以备年底结婚的张先生明确表示,只要房子的性价比合适就会买。“毕竟我是买来自己住的,新政影响的主要是投资客。再说了,岛内房价再怎么降也回不到五六千的时代吧?”他显得格外“看得开”。<br /> 疏导需求,差异化竞争主导后市
  尽管新政细则力度相对温和,执行也将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业界普遍认为,楼市调控已形成大气候,后市看低的预期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加上未来推售项目的高成本压力,整体成交量的萎缩和买方的观望都将持续一段时间。<br />   不过,由于在售库存有限、新增供应趋紧,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时仍难以彻底反转。而且,经历了去年的楼市火爆后,厦门大部分开发商都显得 “存粮充足”,短期内资金压力并不大,没有降价甩卖的动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厦门房价很可能就会出现“下跌很难,上涨更难”的微妙平衡。<br />   随着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实施,所对应的购房需求群体也将日益细分,特别是在投资需求受抑制的情况下,刚性人群的自住需求有望成为楼市消费主力。“投机泡沫的挤出有助于房价降温,并促进楼市格局重新洗牌,产品形态也将更加多元,为刚性需求的入市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某国企开发商负责人表示。<br />   “调控带来的买方观望是不可避免的,但观望并不意味着老百姓不买房。购房需求总是会存在,而且是持续增长的。被压抑的购房需求一旦爆发,房价的报复性上涨空间就越大。因此,政府和开发商的责任不是去抑制需求,而是通过多层次的供应结构和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去疏导需求。”这位负责人指出。<br />   据了解,目前厦门待推售项目都主打市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禹洲·城上城以绝版的高面积附赠率引领性价比,而且配置了大量岛内稀缺的80—120平方米户型;住宅·水晶国际则主打 “岛内中小户带户口”,加上“挑高5.4米”的户型优势在市场上未演先红;而万科·金色悦城则在厦门首推 “青年定制社区”,以精装中小户主攻首购族。<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