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投洽会:“2/3世界”在厦门
- 发布时间:09-06 09:20
  比以往的“9.8”提前两天,全球资本提前拨到“厦门时间”。<br />
  今年,“移师”中国厦门的第二届投资论坛,使得投洽会、投资论坛、旅博会三大盛会并举,并把开启全球资本大门的金钥匙带入历史性时刻:9位各国首脑,130个国别参会,2/3世界的参与。<br />
  全球资本盛宴大幕将启。这一刻,全球资本再次汇聚厦门;这一刻,世界投资声音从厦门传向世界;这一刻,海西、厦门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br />
  为此,本报今日推出投洽会《全球资本 厦门时间》特别报道,全面解读三大盛会背后的新九八、新资本、新两岸、新商机、新楼市,带大家提前领略全球资本的厦门之旅。<br />
一场世界级论坛的落户<br />
  频繁地出现在投洽会各筹备场合,作为投洽会组委会会务部部长,厦门市副市长黄菱是最忙碌的官员之一。<br />
  从1984年起,这位26年如一日奋战在厦门经贸系统的“女将”,见证了投洽会从区域性、全国性到国际性的不断升格和跨越,并对投洽会的每个细节甚为熟悉且内行。<br />
  今年,这位投洽会的“老将”,遇到了新课题:厦门乃至福建正迎来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国际盛会——— 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br />
  今年3月,经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这一盛会正式宣布落户厦门。<br />
  “去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直接向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议,希望今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组委会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br />
  而联合国贸发会议不仅是投洽会的协办单位,其秘书长素帕猜更是多次出席并对这一盛会赞赏有加,与全球最大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投洽会”的珠联璧合,被认为是最佳选择。<br />
“两张牌”助投洽会蜕变
  “可以想象,13年来,来厦的很多境内外客商群体,已经变了一批又一批。”一位过去参与“9·8”具体筹备工作的干部认为,但投洽会作为厦门经济、福建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一步步走向国际化的一个缩影,有两张牌不仅没变且一直在强化:即“国际牌”和“海峡牌”。<br />
  这位老干部如今清晰地记得,1987年上半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来了两个官员。这两个官员到我们闽南地区看完之后,提了一个建议,说你们能不能在厦门搞一个平台,每年在这个地方可以招商。<br />
  这是投洽会的由来。这之后,从“闽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始,历经十年,投洽会已具相当知名度。就在这一年,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同意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更名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完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扩容。<br />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投洽会名正言顺地冠上了“国际”二字的同时,“海峡旅游博览会”首次加盟。<br />
  加上过去5年投洽会不断创新和突破,凭借“国际牌”和“海峡牌”,在这位老干部眼里,今年世界投资论坛的加盟,使得投洽会又大大上了一个新台阶。<br />
  投洽会成功实现了第二次载入史册的“扩容”。<br />
三场盛会推动海西国际化
  让“九六”充分了解“九八”,这是厦门市长刘赐贵对今年投洽会提出的一个期待。<br />
  “眼下,福建、厦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省委提出要跨越发展,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市,海峡两岸随着ECFA的签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副市长黄菱看来,“海西更加引起关注”正是今年办会的另一大特点。<br />
  在举全省、全市之力举办三场盛会的同时,抓住商机、大力拓展招商引资,成为海西新使命。<br />
  “省团和旅博会组织了专场对接,意在把海西的商机积极向客商推介。”在组委会有关人士看来,今年境内外客商都创纪录,这对于厦门、福建乃至海西,都是不可小视的商源,不仅使得更多国际要客认知海西;更将由于进一步的招商引资,使得海西更加国际化。<br />
  “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参加世界投资论坛的国内外高层嘉宾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投洽会,了解中国,了解海西,了解厦门。”黄菱如是说。<br />
四次“借力”投洽会增资扩产<br />
  资本,资本,还是资本。尽管每届投洽会都政商云集,但企业和资本依然是投洽会上的真正“主角”。<br />
  “招商实效,直接关乎投洽会成果。”组委会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坦言。而借力投洽会吸引外资的尝试和努力,“东道主”厦门堪称样本。这其中,台企正新轮胎尤为典型。<br />
  记者注意到,2002年9·8投洽会首日,投资达1.5亿美元的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落户新阳;2004年投洽会,总投资近3000万美元的正新内胎项目在海沧奠基;2006年投洽会,正新内胎项目正式投产;2008年投洽会,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确定增资9000万美元。<br />
  而来自集美方面的消息显示,今年投洽会,正新橡胶集美厂将隆重开工。<br />
  这只是一个缩影,通用电气、戴尔、波音公司、柯达公司等一批知名跨国公司,正是通过投洽会引进或增资扩产。而几乎年年参会的宝龙集团,同样借投洽会将宝龙城市广场的商业模式不断推向全国,其“掌门人”许健康坦言,在投洽会上可以接触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的官员,相当于参会一次跑遍全国。<br />
  如今130个国家 “要客”聚首厦门,再次参会的许健康,在厦门,或许有另外一个感觉:参会一次,可领略2/3个世界风采。<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