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多部委酝酿联合控制物价上涨
- 发布时间:11-08 08:58
酝酿联合控涨政策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联合制定政策的“多部委”中,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是核心部门,按照2009年大部制改革后的“三定方案”,这两个部门分别负责宏观层面价格和工业制品的价格管理。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的一位官员证实,该司已经撰写报告,针对棉花价格上涨过快,应对下游行业进行政策支持,这份报告已经上报至国务院。目前新疆棉花价格上涨迅速,下游企业难以应对。如此情况之下,终端市场的价格上涨压力已经显现。
  让这两个部门对“价格问题”如此敏感的是10月以来的市场价格走势。近期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本次监测针对北京、上海、重庆等36个大中城市,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
  除食品之外,棉花、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保持着连续数月的价格增长态势。
  此外, 记者了解到,除去主管价格的国家发改委外,归口工业制品管理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也正在紧张制定应对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措施,并拟对蒙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危害的行业进行政策补贴。
应对价格炒作
  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为核心的新一轮价格控涨政策,也试图对目前市场氛围浓郁的炒作行为进行控制。
  在粮食领域,各级粮食中间商早在9月末就展开了抢收争夺战。“现在现金流比较充裕,对粮食价格上涨预期比较明确,因此抢收秋粮是每个企业都在积极做的事情。”一家国内大型粮油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对于涨价最疯狂的棉花行业而言,“现在,棉花每天一个价,涨价已经向下游传导。”河北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公司市场部苏经理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对于敏感行业的涨价传导,发改委已经有所防范。在当前社会通胀预期较强的情况下,发改委却采取惊人举措,上调成品油价格。
  对此发改委表示,“成品油价格提高,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涨价预期,但成品油价格调整对价格总水平的实际影响很小。”
  为了降低成品油价格提高对下游的连锁反应,“一方面明确规定铁路货运等部分政府管理的商品(或收费)价格暂不调整;另一方面,部署各地严格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依法查处违规涨价和跟风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