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到2015年 厦门城市建成面积将超过300平方公里
- 发布时间:02-28 10:12
关键词:城乡建设
全市城市化率达85%
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村镇”为主的区域性城镇网络,加快同安、集美、翔安、海沧等四个新城建设,基本建成海西中心城市的框架。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基本建成同安、集美、翔安、海沧等四个新城71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完成2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点建设和2个旅游小城镇建设及3个镇“改街道办”的任务。全市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3459.8公顷;厦门镇域户籍人口控制在75.01万人以内;建制镇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5%;全市城市化率达到85%。厦门新城镇建成完善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卫生、防灾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快速交通体系,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通村公路实现100%硬化。
关键词:城市管理
老旧小区景观整治全面推进
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按照一年整治一批道路景观的计划安排,实施我市道路和节点景观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问题,提高市民的居住品质。推进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楼),规范道路停车管理,逐步建立停车场建设的投资、建设、管理机制,缓解停车难。实施景观优化工程。在岛内的筼筜湖片区、鼓浪屿片区、鹭江道片区等区域建设提升一批夜景灯光,进而逐年合理完善楼宇灯光、市政灯光、商业灯光,打造精致亮丽的城市夜景观。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建立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业发展相协调、与城市管理水平相适应的新格局。
关键词:住房建设
规划新增保障性住房用地约31公顷
在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和房地产业方面,贯彻落实“提升岛内、拓展岛外”的发展方针,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全面提升住宅品质和城镇居民的居住质量;继续调整住房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加快推进廉租房制度,保障性住房、安置房、限价商品房的建设力度;合理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业供求平衡,价格合理。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每年将以10%左右增长,到2015年达到547亿元。“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社会保障性住房用地面积约31公顷,共提供约17000套住房,总建筑面积约124.5万平方米。
关键词:建筑业改革与发展
质量安全监管要覆盖所有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15年,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素质明显提高,行业诚信状况显著好转;全行业施工安全状况实现明显好转,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重大危险源等易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防范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设工程质量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省、市优工程数量逐年提高,住宅质量工程通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覆盖全市所有建设工程;建筑业地方性法规体系和配套政策更加完善,进一步完善切实有效的招投标全过程监管机制、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和严格的项目执法监察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明施工水平,“省级文明工地”、“市级文明工地”数量逐年增加,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再上台阶。
关键词:建筑节能与低碳
新增工业用水一半靠节水解决
城市节水方面,到2015年,城市万元GDP耗水量下降到19m3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在12m3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8.5%以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城市新增工业用水的一半靠节水解决。
建筑节材方面。至2015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到90%,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5%,村镇建筑中新墙材应用比例达到50%。钢结构企业年产值达到40亿元。
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方面。2011-2012年,建设绿色建筑试点项目10个;2012-2014年,实现新建建筑中20%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2014-2015年,实现新建建筑中60%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全面推进厦门市绿色建筑发展。2011-2015年,建设22个试点示范项目,全市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以上。
关键词:安全防御
今后所有工程达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根据规划,今后厦门所有的新建工程都必须达到国家最新的抗震设防标准要求;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其保留的部分必须先按照新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加固,使之与新建部分共同达标。
加强对学校、医院、超限高层和大跨度建筑结构等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完成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作,使我市中小学校舍全部符合国家现行抗震设防要求。
加大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力度。
加强城乡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管理,确保新建、扩建、改建生命线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加大对新建或加固改造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监管,使之符合国家抗震设防要求。
【目标】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建设事业的总体目标是: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和岛内外一体化建设进程;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机制更加健全,形成岛内、岛外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地下空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治污、防灾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比较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安置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智能型、绿色环保型住宅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条件更加协调,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市政公用市场的行为规则和监管机制健全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成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记者 陈运军 通讯员 许海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