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漳同城化提速 厦门湾南岸像九龙半岛也像浦东
- 发布时间:03-16 09:37
“与厦门谈恋爱,南岸已准备好了!”
每15分钟开一趟船,从轮渡码头坐快艇前往漳州港,再步行至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导报记者仅花了25分钟。厦门湾平静的海面,深蓝的海水,开发区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在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委员、总经理助理郑明辉的办公室,导报记者一眼就看到窗外环绕着开发区的海景。郑明辉戏称,这里的写字楼能租到每平方米四十元,有十元是因为眼前这片海。
厦门湾南岸位于厦门岛对岸,那里规划有两个重要新城区:漳州开发区和南太武滨海新区。招商局集团经过近20年的打造,如今漳州开发区已成为新兴滨海城,而南太武滨海新区也在茁壮成长。
  新一轮演变刚刚开始。在厦漳同城化下,厦门湾南岸的拓城步伐已然全力提速。
  厦门湾南岸<br />   像九龙半岛,也像浦东
  “区域同城化是经济发展一个必然趋势,而且符合两地城市发展的需求。”考察过广佛同城化的郑明辉告诉导报记者,能走向同城化是因为双方都有需求,不存在谁求谁,如同年轻人谈恋爱一样,你情我愿才能走在一起。“对厦门来说,长期受困腹地局限而制约发展,需要拓展半径和延伸腹地,而漳州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并拥有福建第一大平原,恰恰能填补厦门需求。而漳州方面,发展则需要厦门火车头式的牵引。”
    在郑明辉看来,以漳州开发区为主体的厦门湾南岸与厦门同城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了,特别是交通设施的改善,更是为同城化打下夯实的基础。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设,漳州开发区已由昔日的小渔村、乱石岗变身为宜居的新兴滨海城区。在去年,漳州开发区更是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加快从以港航设施和临港工业为主的开发建设向城市综合开发建设转型。
  在环境方面,漳州开发区早在2009年就启动 “三海八园十二景”整体环境建设,有青山、绿水、大海,有高楼、公园、海岸线;另外,值得期待的全国首个离岸式生态型人工岛——&mdash 双鱼岛,将出现在开发区的中心位置。双鱼岛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预计2012年底完成造岛,将打造成集海上旅游度假、特色文化艺术休闲活动、居住为主的生态型岛屿。
    在交通方面,目前厦漳跨海大桥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12年底建成试通车;招银疏港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底完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厦漳城市区域交界的交通压力;漳州港尾铁路干线也将保障漳州开发区发展成闽南金三角地区的重要枢纽。特别是连接厦门岛与漳州开发区第二条通道——&mdash 厦漳海底隧道,已被列为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未来建成后,两地行程仅需5分钟。
  此外,在科技文卫方面,除了厦大漳州校区外,漳州开发区还拥有于2008年9月开学的厦大附属中学(漳州重点中学),而厦大附小也在开工建设,预计于今年秋季招生。2010年,还建成已投入使用的漳州市医院漳州开发区分院。同时,文化广场、剧院、3D影院、购物广场等商业配套也在规划建设中。
  “实际上,从地理位置看,厦门岛与厦门湾南岸很像香港的港岛与九龙半岛,上海的浦西和浦东。”郑明辉相信,随着厦漳同城化建设,厦门湾南岸的前景会如同这些新区一样令人瞩目。
    南岸同城化<br />     民间已演绎得轰轰烈烈
    其实,在“厦漳同城化”的概念被提出来之前,两地居民日常生活联系已经非常密切,两地的经济建设合作也早已展开。他们已经融为一体,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的和谐生活中共同发展。
    开发区的居民早就有了在厦门岛内买日用品的习惯,他们读厦门的报纸,看厦门的电视,听厦门的广播,就连恋爱中的男女,也都喜欢在厦门共度浪漫时光。他们在厦门买房,送子女到厦门读书、工作,挂厦门的车牌,到厦门看病。同样的,厦门居民也会在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或者带上家人,到漳州开发区度假旅游,放松心情。
    两地的经济建设合作也早已启动,厦大在漳州开发区设立校区、厦门企业往开发区搬迁以及设立分部,厦门购房者在开发区买房置业;招商地产于去年9·8土地拍卖会上成功进军厦门,并将参与厦门港区旧城的改造,两地在经济社会及文化生活方面的关联将会越来越频繁。
    此外,在漳州开发区,出现了一批生活在厦门、工作在漳州的“钟摆族”。如厦大漳州校区的老师、开发区的企业员工,他们每天早上从轮渡坐快艇到开发区工作,晚上又乘坐快艇返回岛内,这群人可谓是两地一城概念的实现者和这场新城市运动的先行者,他们早已开始了局部同城化的生活,把厦漳同城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推进同城化,不要有既想发展又怕吃亏的想法。”郑明辉说,拥有着漳州开发区和南太武滨海新城的厦门湾南岸已做好了与厦门谈一场“恋爱”的准备,特别是日渐成熟的漳州开发区,更是具备了厦漳同城化的桥头堡和纽带作用。
  双城故事
    跨越厦门湾的甜蜜
  &ldquo 厦漳两地就像同一个城市”
  肖飞是厦大漳州校区嘉庚学院的老师,2006年,他开始往返于厦门岛和漳州开发区的生活。五年多时间,他早已习惯了每天早上从前埔住所出发,坐快艇到达南岸上班,晚上又从南岸坐快艇回岛内居住的“钟摆”生活。肖飞表示,他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都呆过,往返于两个区域之间的生活模式在这些城市再普遍不过,相比上海、北京的外环和市中心,南岸与厦门岛的距离根本算不上“跨区”。在厦大漳州校区,移动通信与厦门互打按市话收取,肖飞笑称很难找到“两城”的感觉,它们更像同一个城市。肖飞身边的不少同事与他一样,每天穿梭在两地之间,并且,这类人群越来越多。
  “幸福比别人多了一倍”
  王宏斌也是经常往返于厦漳两地的“钟摆族”,并在“钟摆”生活中收获了甜蜜爱情。2009年,在漳州开发区某船务公司上班的王宏斌认识了在岛内世贸大厦上班的女友林琳,平日里,王宏斌下班后坐快艇回岛内,约上林琳逛街看电影喝咖啡;周末,林琳也会从岛内坐船去漳州开发区看王宏斌,在开发区爬爬山,看看海,去普照寺烧香,在渔船上吃最新鲜的海鲜排档。王宏斌告诉导报记者,他们把开发区当成周末的度假胜地,双栖生活反而增进了他们的感情。王宏斌打算今年五一结婚,等攒够首付款就在开发区买一套无敌海景房安家。他告诉导报记者,他们仍会继续往返两地的生活,在他看来,他们的幸福比别人多了一倍。(记者 陈林胜 见习记者 陈素婷 通讯员 吴继聪 薛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