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集美新城启动二季度百亿工程 年底前现雏形
- 发布时间:05-16 09:37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这或许能够看做是集美新城建设“提速提效”的最生动体现:继1月9日集美新城首批百亿工程16个项目动工后,今天,由国贸商城和中航城项目的动工仪式“领衔”, 集美新城又将拉开二季度百亿工程建设的帷幕,14个基础设施、市政建设、产业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
放眼杏林湾,50多个在建项目让集美新城成为全市最火热的“大战场”。事实上,自去年2月25日奠基以来,集美新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迅速拉开建设框架,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新城轮廓初步显现。以项目为带动,新城正以上下合力的“冲劲”,力争提前一年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来的“三年初具规模”的目标,预计到今年底,新城的“雏形”就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六大公建
有望年底封顶
在新城已开工的项目中,核心区路网建设和市政设施无疑是“重头戏”,这些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基本功能的实现,让人期待的是,按照“四高”要求,新城的规划建设标准都不输甚至优于岛内。今年1月份开工的核心区六大公建分外引人注目,包含诚毅书城、诚毅图书馆、诚毅科技馆、嘉庚艺术中心、集美新城市民中心、集美新城商务中心在内的六大公建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沿核心区中轴线分布。这六大公建按照嘉庚建筑风格统一设计、同时建造,成为新城建成后将成为新城最具韵味的建筑群,同时也将为市民提供高标准的文化艺术场所。据悉,年底前,这六大公建要力争实现主体封顶,届时核心区的天际线将更为丰富,形象进度大大提升。此外,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西亭十年制学校、厦门市水上运动中心届时也将竣工交付使用。
以缜密的规划思路,新城建设可谓“一环扣一环”。作为核心区“三横三纵”市政道路的一支,上个月,杏林湾完成改造并实现通车,这就为第二季度海翔大道的下穿改造准备了条件。第二季度,集美大道将开始实施缆化改造,未来,集美大道沿线的高压线将全部埋入地下,实现改善片区景观的效果;同样在第二季度开工的兑山110KV变电站,建成后将为成为新城核心区的“电力心脏”,担负起为整片核心区供电的职责。
“今年新城的固投任务是100亿,我们争取每个季度都生成一批优质项目开工,用项目带动固投。”集美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吴志坚透露,第三季度,集美新城的标志性经典景观建筑——钟楼、鼓楼以及集美塔都有望完成设计并动工。
杏林湾
将建成生态花园
生态作为集美新城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规划、建设始终。水域面积达6.9平方公里的杏林湾,被看做是集美的“灵魂”,此前,杏林湾上游的农业、生活以及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游的杏林湾水库,导致杏林湾水体的严重污染,水质标准只有“劣五类”,部门统计,每天流入杏林湾的这部分污水大约为3万吨。随着杏林湾片区的开发和集美新城建设的启动,杏林湾水域日益成为新城重要的依托和景观地标,为了治理水污染、恢复湾区生态,有关部门开始对杏林湾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其中的关键就是污水截流工程。作为集美新城重要的市政项目、杏林湾污水截流工程的一部分,上个月,杏林湾滨水西岸片区首座污水处理站已进入调试阶段并即将正式投用,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000立方米。据了解,杏林湾滨水西岸及新城核心区总共将建4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总体将达2.6万立方米左右。有了污水处理站的帮忙,今后杏林湾水域水体有望从劣五类改善为四类景观水体,园博苑、集美新城也将大大受益。处理后的污水最终将变成可利用的再生水,成为周边区域及集美新城的施工、绿化灌溉、洗洒、冲厕用水。这些再生水将使新城实现节水至少50%,该工程也是集美新城建设“低碳示范区”的一项创新性措施。
除了水污染整治,开发岸线的景观功能也是盘活杏林湾资源的一大内容。总长26公里的环杏林湾景观工程于去年10月启动建设,整个景观工程将沿着杏林湾设置两条连续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作为主要的交通线,分为8个区段建设,目前滨水西岸段即将收尾,第二季度将启动滨水东岸段的工程。
以生态环保为理念,环湾景观工程将充分利用原有的湿地景观,构建以自然演替为主、人为管理为辅的“生态花园”。同时配套生态小径、亲水栈道、观鸟廊等设施,是市民游客体验湿地环境、观测湿地生物的“户外课堂”。
数字
2011年集美新城重点项目计划建设项目62个,计划完成项目总投资100亿元。1-4月,集美新城完成投资29.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29%,完成序时进度计划的173%。
核心区 居住人口为7万人
新城的崛起,仅仅靠修路、盖楼是完全不够的。按照规划,44.2平方公里的集美新城要形成48万的人口规模,其中核心区规划居住人口为7万人。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产业及<a target="_blank" href="http://bj.house.sina.com.cn/index.shtml">房地产项目建设也在集美新城全面铺开。这也彰显了决策者的思路:新城的繁荣,需要产业发展和人气的支撑。第三产业和高科技项目是新城招商引资的重点。第二季度即将开工的海峡第二通信枢纽中心,将建成为海西地区最大的通信枢纽之一;海峡两岸高校创新创业园,将建成具备科技研发、中试、转化、产学研结合及其他科技合作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将充分利用集美文教区的智力资源,打造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公建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引领房地产业迅速聚拢。目前已落户新城的商业地产项目,包括园博一号、莲花尚院、莲花新城、莲花国际、国贸商城、中航城、禹州中央海岸、水晶湖郡、联发杏林湾一号、万科金域华府、2010JP01地块等11个。根据估算,这11个项目大约可提供36000多套住房。按计划,年底前,新城已出让地块项目建设将全部启动,力争实现1/3主体封顶、1/3主体施工、1/3开工建设。
第二季度
百亿工程项目名片
1.兑山110KV变电站
主变电容为3×50MVA两回110千伏线路。项目用地面积3077平方米,建筑面积2153平方米,总投资5194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服务于新城核心区公建及其他项目用电需要。
2.海峡第二通信枢纽中心
项目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一期5.5万平方米、二期5.4万平方米,一期投资约22208万元、二期投资约20000万元。项目将建成中电信海峡枢纽第二枢纽中心机楼、对台通信及IDC灾备机楼、海外外包呼叫中心机楼、中国电信动漫基地等。
3.海翔大道改造工程
项目采取部分下穿的改造方案对现有海翔大道改造,建设内容包括下沉式道路全长1490米;横四路、海翔大道地面道路段共同沟工程;地面道路工程;人行天桥、地道工程以及绿化景观工程等。项目总投资33000万元,是连接海沧、集美、翔安三个区的重要交通道路,系新城核心区“三纵三横”主干道。
4.和美路
项目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道路总长1430米,宽30米,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可为周边房地产项目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市政通道。
5.新洲路中段
项目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道路总长969米,宽30米,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系新城核心区“三纵三横”主干道。
6.社区服务中心
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和乐路交叉口,项目用地面积681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地下室4600平方米,总投资为5400万元。包括街道办公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等。
7.“四合一”环卫设施
项目用地面积10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项目将城市的垃圾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保障新城核心区良好卫生环境。
8.中航城国际社区(C区)
项目位于集美区集美新城九天湖北侧,主要建设高档住宅,部分配套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5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
9.中航城国际社区(A区)
项目位于集美区杏北外环路东侧,主要建设高档住宅,部分配套商业以及配套小学、幼儿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6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
10.环湾景观工程滨水东岸段
项目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825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园林建筑工程、护岸水系、绿化工程、照明工程及外接水电等,设置码头、休息场所,将为游人和城市居民提供观赏水景、休闲游憩舒适环境。
11.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项目位于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南侧,用地面积49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1750万元,将建成服务集美区乃至厦门市教师进修培训基地。
12.国贸商城
项目位于集美区主干道同集路与乐海路交会处东、西两侧,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及配套面积约2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25亿元,与紧邻的嘉庚体育馆形成一个整体,将整合精品住宅区、文化体育馆、新生活体验商业中心、星级酒店四大元素,建成汇集购物、娱乐、餐饮、旅游、休闲、文化、居住、商务、运动等九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将建成集美城市生活新中心。
13.集美大道电力架空线缆化工程
项目缆化长度约7.85公里,总投资42860万元。项目对集美大道现有220KV电力进岛第一通道(#30-#47)、110KV春叶ⅠⅡ回线路(#17-#24)、110KV春溪、春博线路(#17-#28)等共6回高压架空线路进行缆化及对原有李林-安兜220KV旧走廊#17、#18进行迁改。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片区地块的景观效果,满足区域电网中长期发展需要。
14.海峡两岸高校创新创业园
项目位于集美新城集美大道与新洲路交叉口以南地块,毗邻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大厦,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0万元。项目功能定位为发挥集美文教区和台商投资区优势,重点培植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功能性科学园区;具备科技研发、孵化、中试、转化、产学研结合及其他科技合作的综合性研发中心或平台。
文/本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陈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