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第二西通道线路确定 总体难度低于翔安隧道
- 发布时间:05-26 09:25
■全长9.03公里,隧道长约6.4公里,跨海宽度约2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跨海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72.6米,总体施工难度低于翔安隧道。
■隧道跨海部分2公里,从海沧吴冠入海,至象屿附近进入本岛。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徐景明)厦门第二西通道总体方案基本敲定,近期将开始施工图设计,计划年底开工,2015年底通车。这是记者昨日从工程建设方厦门路桥建设集团了解到的。
修建第二西通道,有其必要性。据悉,目前第一西通道,也就是海沧大桥,汽车日通行量已经超过10万辆,而设计标准是每日6万辆,第二西通道将起到分流车辆、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对完善厦门市路网结构,疏导港区压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最深处距海平面72.6米
按照目前的预选方案,第二西通道全长9.03公里,其中隧道长约6.4公里,跨越海域宽度约2公里,采用钻爆法暗挖隧道形式,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2.6米。按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设互通3处,计划工期4年。
预选方案的大概起止点如下,工程以海沧吴冠采石场(与规划的海沧疏港快速路相接)为起点,以隧道形式穿越厦门西海域,在象屿码头附近进入本岛,以隧道形式沿兴湖路前行,以高架桥跨鹰厦铁路与成功大道衔接,终于环岛北路互通。
本月底通过工可批复
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总经理黄灵强介绍,上个月底,第二西通道工程工可报告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本月有望通过批复。同时,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各项专题研究已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通过专家评审。预计7月可完成初步设计、10月完成施工图设计,今年底实现动工。
“我们将使用在翔安隧道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建设第二西通道,使其安全、高质量、尽早建成通车。”黄灵强说。
总体难度低于翔安隧道
与翔安隧道一样,第二西通道也采用海底隧道方式,同样使用钻爆法施工。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总经理黄灵强介绍,从工程规模、地质勘探情况看,第二西通道的总体难度比翔安隧道略低。“但第二西通道仍是一条海底隧道,一旦发生事故将有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它与翔安隧道一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路桥集团将以谨慎的态度、科学的施工方法应战。”黄灵强说。
首先,在工程规模上,第二西通道跨海距离短。“翔安隧道跨海4.2公里,而第二西通道只有2公里,缩短了一半,更省时省力。”黄灵强说。
最关键的区别在于隧道修建所遇到的地质情况。黄灵强介绍,翔安隧道在海底有400多米的透水砂层穿越洞体,并且有4个风化深槽基本全部侵入洞体,而第二西通道目前没有勘探到透水砂层,只有3个风化深槽,大多在隧道洞顶的上方。由此判断,第二西通道的地质条件略好,施工时碰到的风险便减小。
不过,翔安隧道基本没有穿过建成区,而第二西通道却有3公里位于闹市,这决定了工程组织上,第二西通道难度要高。“修建翔安隧道的时候,隧道两边基本都是未开发地带,倾倒洞渣方便,地面上也没什么建筑物,地面沉降控制难度小一些。”黄灵强说,“第二西通道在岛内这一侧经过的是闹市,还有约3公里穿行在兴湖路下的隧道。”
在闹市区修建隧道,不仅施工车辆进出难、施工场地小、洞渣倾倒难度大,还要考虑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地下管线的保护和周边建筑的沉降保护。“路桥集团拥有修建成功大道浦南下穿隧道的经验,有信心克服这些难度。”黄灵强说。
揭秘 岛内一侧将建多个出入口
与翔安隧道不同,第二西通道在岛内一侧,设计了许多个出入口,连接多条南北向道路。路桥集团副总工程师许黎明介绍,这体现出第二西通道的特点:一条“联系型”的隧道。
比如,隧道第一处匝道接湖里大道,第二处匝道接嘉禾路,主洞口位于火炬北路,之后通过立交连接成功大道。第二西通道接市区道路后,还能连接成功大道、环岛干道、环岛路,成为厦门第二条东西向主干道。
从湖里方向出岛,除了火炬北路的主洞口,殿前一路将有一个匝道,车辆可由此进入海底隧道。另外,在兴湖路还有匝道,嘉禾路、石鼓山方向的车辆可从这里进出。
许黎明说,这种设计方案,主要是考虑让第二西通道可以连接更多的道路,而不是统一集中在某一条道路上进出。“岛内这一端交通路网复杂,通行量本身就比较大,如果再加上一条西通道的压力,交通可能难以承受。建设更多的出入口,不仅方便司机选择,也可以分解车流。”许黎明说。
另外,第二西通道的建设,也将打破厦门岛内“十字”路网格局。目前,岛内的“十字”路网格局以仙岳路和成功大道为主要架构,几乎所有车辆都向这“十字”集中,这“十字”的任何一个环节不顺畅都会带来整个交通拥堵。比如这次的仙岳路改造。而第二西通道建设完成后,将南北向的多条通道连接起来,车流的疏导将更为顺畅,城市的“堵点”将会减少。本报记者 徐景明